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48    次浏览
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速均为6.7%,验证了2015年曾提出的经济为L型判断。但L型并不意味着经济不波动或者没有下行的压力,只是从快速下滑期步入缓慢探底期。随着房地产投资回落,未来经济仍存下行压力,政府存在再次稳增长诉求。未来新一轮的稳增长可能不同于过去。2014—2015年稳增长主要通过宽货币政策,但是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即股市、房地产价格上涨。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将很难看到央行发出再宽松的强烈信号:1,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过于强烈的宽松信号会带来人民币贬值和资金流出的压力。2,尽管年内CPI的高点已过,但是油价菜价上涨,央行对通胀仍有一定的警惕。3,近期房市火爆,地王频出,二季度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很可能会对货币政策构成制约。因此,未来的稳增长可能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财政发力PPP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背景下,下半年稳增长可能是靠财政发力。但是,财政收支缺口在拉大,今年赤字约束是3%,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空间有限,因此,政府的一个选择是激发民间投资参与基建,那么PPP模式会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可以期待财政贴息、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方面利好PPP的政策。当前融资成本不断下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降到2.64%。随着融资成本降低,很多基建类PPP项目的吸引力大幅提升。PPP的发力点主要应该是轨道交通、环保、城市公共设施、园林、海绵城市、地下管网等领域。目前,多部门一起推进PPP顶层设计。2016年6月份,财政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19个部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正式开启。此前的PPP项目大都由财政部一家开展,未来PPP示范项目由20部门联合筛选,范围得到大幅扩宽;示范项目数量与投资金额都有望刷新高;可投资的领域扩大,这一点对民间投资至关重要;东部沿海区域PPP项目占比有望提升。关注PPP相关结构性机会当前市场有许多需要重点关注的结构性机会,PPP是其中一个。首先,PPP不仅是融资方式,更是一种管理模式转变,即利用社会资本为社会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公共产品供给。其次,这是目前社会上各方普遍参与的领域,已经逐渐形成一些清晰的模式。去年以来,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一方面对经济下行非常担忧,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适的领域进行投资,今年逐渐过渡到PPP领域,虽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股实债、承诺收益、承诺回购等不合规的现象,但随着政策的不断规范,三方正在形成新的合作方式。最后,后面可能还有一些催化剂出现。目前,从媒体报道来看,相关部门已经展开PPP改革工作调研,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财政管理办法在内的一揽子政策已在酝酿中。同时,PPP领域的统一立法也步入快车道,社会各方最关注的立法问题似乎正在加快,这有助于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作者:全赢图片来源:来自网络微信公众号ID:国投信达投资基金(guotouxinda)国投信达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www.gtxinda.com